復合鹽霧試驗箱通過模擬鹽霧、濕熱、干燥等交替環境,評估材料在復雜腐蝕條件下的耐候性,其測試要求較傳統鹽霧試驗更為嚴苛,需在環境參數控制、試驗流程規范、樣品評估標準等方面滿足多維度技術指標。
在環境參數控制上,
復合鹽霧試驗箱需精準切換多種環境模式。中性鹽霧階段要求鹽水濃度 5%±0.1%,溫度 35℃±2℃,鹽霧沉降量 1-2ml/(80cm²?h);濕熱階段需保持溫度 40℃±2℃,相對濕度 95%±3% RH;干燥階段則將溫度升至 60℃±2℃,濕度降至 30%±5% RH 以下。各階段切換時間需控制在 5 分鐘內,避免環境參數突變影響測試連續性。例如汽車零部件測試中,試驗箱在鹽霧(2h)→濕熱(4h)→干燥(4h)的循環中,因溫度切換延遲導致濕熱階段濕度波動超過 5% RH,測試數據作廢,這要求設備必須配備高精度傳感器與快速響應的溫控系統。
試驗流程規范需嚴格遵循標準與行業需求。復合鹽霧試驗箱需根據產品使用場景設定循環次數,如汽車零部件通常進行 10-20 個循環(每個循環 24h),海洋工程設備則需 50 個以上循環。樣品擺放需保持與垂直方向成 15°-30° 角,確保鹽霧均勻覆蓋表面,且相鄰樣品間距不小于 20mm,避免交叉污染。
樣品評估標準需結合腐蝕類型與行業指標。測試結束后,需檢查樣品表面的銹蝕等級(按 ISO 10289 標準分為 0-5 級)、涂層附著力(劃格試驗評級 0-5 級)及金屬鍍層的腐蝕面積。例如,高端汽車輪轂經 10 個循環測試后,鍍層銹蝕面積需≤5%,涂層附著力評級需≥4 級;而普通建筑五金件允許銹蝕面積≤15%。
復合鹽霧試驗箱的測試要求貫穿于參數控制、流程規范與結果評估全流程,只有嚴格執行這些要求,才能精準模擬復雜腐蝕環境,為產品耐腐蝕性能提升提供可靠依據。